中国车企天团“出兵”慕尼黑
2023-12-01 10:49:35

原标题 :中国车企天团“出兵”慕尼黑

作者 | 柴旭晨

编辑 | 周智宇

从“学徒”到“导师”、出兵从防守到进攻  ,中国这是车企中国车企过去几年在全球市场最真实的写照。如今 ,天团中国车企长驱直入杀到了汽车工业“老家”的慕尼德国门前。

当地时间9月4日 ,出兵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国德国国际车展(IAA)在慕尼黑开幕。此次比亚迪 、车企阿维塔、天团零跑 、慕尼赛力斯 、出兵上汽名爵等国内品牌军团纷纷“出兵”集结于此 。中国

作为全球五大车展之一 ,车企以往欧美车企是天团德国国际车展(2021年之前在法兰克福举办)的绝对主角 。中国车企的慕尼掌舵人们则是学徒,还抱着“朝圣” 、“取经”的态度 ,飞跃欧亚大陆 ,向欧美车企学习。

如今 ,中国车企客场作战,登上了“C位” 。以致于德国媒体评论,“一场风暴 ,在慕尼黑酝酿” 。

中国车企参展的目的很直接 ,他们希望借助这场汽车界盛宴 ,为自己进军欧洲市场添砖加瓦 ,打出自己的声量。

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稳局王位的比亚迪 ,此次展区就开在奔驰对面,甚至在面积上都要压后者一头。它这次展示了包括海豹、宋PLUS EV冠军版、以及腾势D9等在内的6款新能源车型。通过多款车型加强在欧洲市场的布局。

腾势方面则和华尔街可见闻表示,方案在2024年登陆欧洲市场 。

阿维塔12也在慕尼黑全球首秀;此外 ,小鹏带来了国际版 P7i 、G9 两款车型 ,并宣布2024年进入德国市场;零跑则在发布C10的同时 ,宣布自己还会以技术合作商的形式,为欧洲车企提供服务;上汽集团则带来了“新能源三剑客”,推出包括敞篷电跑MG Cyberster在内的三款车型 ,按照上汽集团的计划,欧洲将会是它首个“20万辆级”海外区域市场 。

在车企身后还有宁德时代 、亿纬锂能  、地平线 、亿咖通等国内供应链企业也悉数登场,他们都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崛起的助推剂。其中不少参与者也已经和欧洲汽车工业有了先行的联系,展开了合作 。

展开全文

从车企明星到头部电动车供应商,此次出征慕尼黑车展的中国企业约有50多家 ,数量同比上一届翻了倍。这是中国技术出海 、中国汽车工业全球化发展的一个缩影。

与四五十年前丰田、现代等日韩车企的路径如出一辙。借着节油和技术  ,它们在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 ,成功地在全球消费者心中塑造了认知 ,随着席卷世界汽车市场成为巨头。

中国车企 ,则需要借着新能源的大势,重塑自己在欧洲消费者心中的品牌认知。

麦肯锡一项研究显示 ,德国有36%受访者称自己在更换电动车时,愿意尝试新品牌。虽然这对比美国 、中国市场的5-7成还是有不少可开拓的空间 。不过“挖开”德国汽车市场,也就相当于拉开了欧洲市场的大门 。

咨询公司艾睿铂表示 ,“虽然汽车行业一直在关注特斯拉,但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已经在欧洲销售 ,给当地竞争带来了压力” 。 欧洲第二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 CEO唐唯实也曾忧心忡忡地表示 ,高性价比的中国电动汽车正在“入侵”欧洲 。

慕尼黑车展仅仅是个开头,过去德国汽车品牌构建起来近百年的铜墙铁壁  ,逐渐被中国车企撬开了裂缝 。

当然 ,在展会上大放异彩,并不意味着中国汽车品牌就此能够撼动欧洲市场。欧洲消费者对本土品牌忠诚度较高 ,也与中国消费者购车偏好  、使用习惯有很大差异 。如何适应当地消费习惯 ,打破欧洲消费者对中国汽车品牌的固有认知,进一步本土化等等,都是中国汽车工业全球化路上 ,需要解决的难题 。

不过,转变已然开头 。乘联会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中国对欧洲市场的出口量占中国整车出口总量的比重,从2018年的5.7%升至39.1%。销量已经来到30.1万辆,接近去年全年的数量 。这样的颠覆还在继续加速 ,盖世研究院预测,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提升至 264 万辆。

包括极氪、smart、哪吒 、蔚来、极氪、小鹏等都抛出了进军欧洲的方案 ,甚至希望要在欧洲站稳脚跟 。

不可否认,国内车企向欧洲市场的渗透率还不算高 。据汽车咨询公司 Inovev 数据显示 ,今年在欧洲销售的电动汽车中有8%是中国品牌。

奥地利 EFS 汽车咨询公司总裁Truls Thorstensen认为 ,中国品牌在营销宣传方面还有一点儿短板 ,并且想在欧洲市场取得成功,仍需要在经销商网络、供应链建设 、品牌形象培养等多方面继续投入。

已经出兵“刺向”欧洲车市腹地的中国车企,正在补课。他们也将借着汽车工业百年未有的大变局,在全球舞台里闯出一片新天地 。未来全球TOP5的车企 ,也定由中国车企的一席之地。

(作者:车载配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