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“穷”离开北上广的年轻人,又因为“穷”回到了北上广
2023-12-01 11:19:36

原标题 :因而“穷”离开北上广的穷年轻人,又因而“穷”回到了北上广

北上广是因而因座围城,外面的离开人想进来 ,里面的北上北上人想出去,出去的广的广人念着里面的自由与广袤,进来的年轻人念着外面的闲适与轻松 ,于是人又更换了路径,对调了选择。穷很多人带着无尽的因而因失望,再次回到那个令他们“恐惧”和“期许”之地 ,离开这一次,北上北上重新来过 ,广的广会带来不同的年轻境遇?

文 | 金融八卦女特约作者 :奥斯特窝头斯基

“北上广容不下身体 ,三四线盛不下灵魂”,人又这是穷经过无数年轻人真实体验打磨出的真理 ,他们为了梦想 ,冲向北上广,又为了生活,退入三四线,进退之间写满了无奈与怅惘 。前段时间有招聘网站数据显示 ,有23%的人会在逃离北上广深15个月左右 ,选择再次回归一线城市 。这一批开头“回笼漂”的人,到底是怎样想的呢?

身在异乡为异客,回到故乡仍为异客

@欢欢

我离开北京是因而孤独 。

有一次我连着加了半个月班,一天晚上十点多 ,累到头昏脑涨时刷朋友圈,发现昔日的同学好友携家带口逛夜市  、看电影,那种快乐隔着屏幕都能把我淹没 。而看看自己呢 ,形单影仅仅,这半个月恐怕除了同事 ,就仅仅跟楼下卖煎饼果子的大哥说过话。我瞬间觉得“自己这tmd过的是什么日子啊”,领完那个月的奖金就提辞职了。

可谁知 ,回去后才发现 ,那份孤独感更重了 。我以为我也能拥有晚上、周末约着三五好友嗨皮的日子,可好几次叫她们,发现要不然她们忙着带孩子出不来,要不然就是带着孩子,我一边看着孩子满场乱跑 ,一边听她们抱怨老公 、婆婆和老板,偶尔实在没啥说的 ,就细数空气中的沉默与尴尬 ,就这样 ,吃了几次饭之后,慢慢也减少了联系。

更可怕的是,32岁没结婚、没对象的我,在家乡就像是一个异类,哪怕我一个月能挣两三万 ,在他们眼里也是没有“正式工作”,人人都要挽救我、教育我  ,更是任谁都能说我两句 。

曾经有一个礼拜,各个亲朋好友给我介绍的相亲对象,加起来能有18个 。你以为会有公务员 、事业编?不好意思,没有“正式工作”的我,连准入门槛都没有 。

要是说在北京 ,感觉孤独时 ,还有各种漫展 、话剧拯救我,让我可以藏在人群中,用大声欢笑来驱散这份孤独,而在老家 ,我连藏身的地方都没有 。

展开全文

我想了想 ,果断收拾行李滚回北京——反正都像大海里的浮木 ,既然都是漂,何不在让我快乐的地方漂。

逃离是因而穷,回到老家发现更穷

@阿然

去年我妈生病 ,我去银行取钱时发现,我在上海工作5年 ,仅仅存下来5万块钱 ,平均每年仅仅能攒1万 ,仔细想想,在北上广混成这样,那还不如回老家 。

也不能说我大手大脚,而是上海开销确实高:我刚毕业那两年月薪8k,现在涨到12k ,但每个月房租就要4k,日常吃喝、交通等生活必需3k ,再攒攒钱旅游、去个健身房、和朋友们聚个餐 ,其实每个月能攒个1k就不错了 。

以前这样无所谓,但随着爸妈年龄越来越大 ,有些责任也该承担起来了,既然都是仅仅攒这么点钱,那还不如回老家,最起码不用挣钱养房东 。

但是!当我回老家之后发现 ,我真的低估了老家的生活成本,虽然吃喝和住房不用花钱 ,但工资仅仅有4k啊 ,随便买点衣服  、聚个餐 ,就一丁点都不剩了 。就这我还一人吃饱全家不饿,真不敢想象等以后结婚有娃,这日子还怎样过。

而且相比大城市行业 、工种的丰厚,老家的工作可选择非常小 ,能双休 、试用期交保险的就已经算非常非常良心的企业了,我在十几家公司里,仅仅找到一家这样的公司,但面试时说是双休  ,入职之后却被告知,要单双休倒替。

其他同事特别高兴,说这是可见到的第一家周末上班还给加班费的公司 ,待遇真的太好了,我私下问主管,我能不能不要加班费,也不参与轮班 ,成果被用看怪物一致的眼神瞥了一眼 ,被告知不可能 。

看到了吧 ,在北上广,碰到大小周的要在互联网上声讨一番,可是在三四线,大小周才是常态。

而且三四线的公司 ,老板比爹妈控制欲还可怕 ,上班不到一周,我就被告知不能在办公室戴头戴式耳机 、不能穿短裙,不能在办公室点奶茶,emmm ,真是和尚训道士:管得宽!要知道,我们在上海可是随便穿汉服和洛丽塔上班的呀 。

你以为这就是老板集权的体现了?No!当爹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控制欲 ,他们要做的是封建集中制——在这里,迟到都要实行连坐制,迟到一次扣50块钱,第二次主管一起扣钱 ,第三次通报全国所有分公司 。

最最最最可怕的是,在上海虽然班没少加 ,但钱给的很到位,而在老家呢?7点以前那不叫加班 ,那叫晚走一会 ,多申请几次加班 ,会问你为啥上班时间没做完?是不是工作效率低。

我一看,快溜了溜了,这种工作环境实在不适合我,还是回北上广呼吸自由空气吧。

赔了100万 ,婚礼也告吹了 ,自然就回来了

@大冰

在北京漂着这几年,家里一直催着找对象结婚,我想了想 ,那索性回去吧  ,因而在北京找对象实在太难了,我是做开发的 ,整个部门几乎都看不到一个异性,其他部门又在不同楼层,而且每天下班之后就已经筋疲力尽了 ,实在没有心思谈恋爱。

回老家之前,爸妈介绍了一个知根知底的姑娘 ,接触了两个月还算可以 ,又碰巧那段时间公司优化 ,我领了n+1之后 ,就回老家了  。

回老家本来躺平了2个月 ,等再找工作的时候发现,这边的工资几乎是之前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,加班却根本不比之前少 。犹豫了一下,决定那还不如自己创业 ,我和几个朋友一块合伙开了个酒吧  ,谁成想  ,刚开就遇到了疫情 ,每天一睁眼就要赔两千多块,真是心都凉了。

人在有钱的时候 ,感情也和睦 ,脾气也很小,而没钱的时候,一切都暴露了 ,我和对象天天吵架,最后,100万赔光了,婚礼也告吹了。

既然这样,那就更没有待的必要了 ,在老家 ,想要攒个100万,那得到猴年马月去 ,还不如在北京咬咬牙 ,熬个几年再说。

我爸一直念叨我 ,说我不该创业 ,但说实话,就算我按部就班上班,一旦结婚有娃,估计还得回北京 。

我好几个同事都是这样,回老家工作了几个月 ,发现实在不合适 ,又回到北京的 ,甚至有的人不惜以外包身份回原公司,主打一个先把坑占上。

这其实很好理解,因而其实现在三四线的消费水平并不低 ,一碗牛肉面也得18块钱 ,而有了孩子之后 ,各种开销都变得很大,保持了之前的消费习惯,就很难消费降级。

而在老家,能找到月薪1万的工资就已经非常高了,但这在车贷、房贷、娃的辅导班费用前简直杯水车薪 。但在北京工作不一致 ,像我们程序员 ,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,基本都能在月薪3万左右 ,因此我的同事们都选择趁35岁之前多打拼一点,与其现在紧巴巴地生活 ,还不如努力搏一搏 ,给妻儿创造一个好一点的生活水平。

北上广是座围城,外面的人想进来,里面的人想出去,出去的人念着里面的自由与广袤,进来的人念着外面的闲适与轻松,于是更换了路径 ,对调了选择。很多人带着无尽的失望,再次回到那个令他们“恐惧”和“期许”之地,这一次 ,重新来过,会带来不同的境遇?

(作者:公司主营设备)